笔趣阁 > 窃梦花都 > 第130章高枫的坟墓

第130章高枫的坟墓

笔趣阁 www.biqugen.com,最快更新窃梦花都 !

    大魏皇帝拓跋宏迁都洛水,在此之前洛水宫室早已倾颓不可使用,拓跋宏征发十万人历时两年在城内修建了简朴又不失庄严的金镛宫。皇宫建成之后,拓跋宏从各地富豪、文武官员的家眷、兵士、工匠等尽数迁入洛水,一时间洛水城拥有十万九千户,人口达到了六十万之众。此时的洛水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城。拓跋宏曾游览魏晋皇家园林华林园,观魏明帝所筑景阳山遗址,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

    孝文帝说:“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

    不过,孝文帝对于兴办学校,却抓得很紧。迁都完成后,陆续开设国子、太学,建立起较完备的教育体系。首都率先垂范,更兼汉化改革大势所趋,大魏各地遂大举办学,“天下承平,学业大盛,故燕齐赵魏之地,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若干年后,文学、经学欣欣向荣、兴旺繁盛,五胡乱华时代开始中原地区动荡不安,“礼乐文章扫地以尽”经过拓跋宏的励精图治,这种局面大为改观,出现一批传世之作,如《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齐民要术》、《切韵》等。《切韵》的作者陆法言,原来该叫“步六孤法言”这位鲜卑人的后代,竟然写出汉语音韵力作,不能不让人佩服拓跋宏汉化改革之成功。

    冯太后虽然不是拓跋宏的亲生母亲,但是拓跋宏对这个嫡母极为孝顺,每日早晚问安。花木兰被封为孝义公主,这种事情自然是要得到冯太后的追认。花木兰和李虎跟随皇帝的车驾一起回京,在华林园拜见了冯太后。冯太后执掌朝政多年,哪里会看不出拓跋宏的用意,自然是极力的配合,赏赐花木兰锦缎、凤冠、如意等珍贵物品。

    李虎和花木兰从宫中出来,看到街市上摩肩接踵的人群,集市上美轮美奂的货物,俩人都有些晕眩之感。花木兰和李虎生长在北地边塞,头一次来到京都洛水,他们本来以为十多万人口的敦煌就是天下间最繁荣的城市了,但是和洛水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了。

    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见都没见过的吃食的香气,花木兰感觉有些饿了,中午太后赐宴,光记住谢恩就没记住吃的是什么。

    “俩位贵人,本店有山东送来的珍稀海货,徽州的麻鸭……这些东西您要是吃腻味了,本店还有开花十字蒸饼,那可是一绝啊!二位贵人不尝尝?”

    道旁一家二层楼的饭庄,店小二殷勤的拉客,说话的速度又脆又快,脸上的笑容能挤出蜜糖来。

    开花十字蒸饼?听到这个,花木兰和李虎脸上的笑容都僵硬了,那个他们俩都不愿意提及的人,再次浮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小人见过校尉大人!”

    店里传来一个憨厚的声音,只见一个腰间围着围裙的汉子三步并作两步冲了出来,走到门口单膝跪地。

    “孔三狗?你小子不是回并州了吗?”

    李虎惊喜的将大汉拽了起来,亲热的拍着他的肩头。

    跪在地上的汉子不是别人,正是大魏皇帝派到花木兰身边监视她的候官孔三狗。柔然人从军粮城撤军之后,他就离开了军粮城,带着小丫母女回到了老家山西并州。

    “小人的真名叫做武小七,孔三狗是侯官用的化名。娘子,小丫,出来见过校尉大人!”

    武小七兴高采烈的冲着店里喊道。

    只见小丫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紧随其后的是她的母亲,此时她已经随了夫姓,被人称为武家大娘。

    武小七夫妇将花木兰和李虎迎进店里,武家大娘吩咐厨子准备酒菜,然后将二人迎到二楼的雅间里。

    武小七偷偷打量了花木兰几眼,诡秘的在李虎耳边道:“校尉大人好福气啊,这勾搭上哪家娘子了?好生的标致!”

    李虎冲着他胸口就是一拳,险些把武小七打了个跟头:“蠢货,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这是何人?”

    武小七仔细看了半天,皱眉道:“嫂夫人似曾相识,不过小的愚钝,就是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话音刚落,他就看见小丫母女一起窃笑。

    “娘子,莫非你见过嫂夫人?”

    武小七冲着妻子问道。

    武家大娘轻撩衣裙,半蹲着行礼:“见过花将军。”

    武小七惊的目瞪口呆,嘴巴几乎能塞进自己的拳头,过了许久才道:“您,您是花木兰将军?”

    李虎哈哈大笑:“朝廷也不知道怎么就瞎了眼,让你这种家伙当了侯官,守在花木兰身边十多年,硬是没看出她是女人。你这个侯官可不称职啊!对了,你们一家不是回山西并州了吗?怎么跑到洛水来了!”

    花木兰又好气又好笑,偷偷拧了李虎一把,疼的他呲牙咧嘴,小丫母女和武小七也笑个不停。

    店小二摆下几道凉茶又送上来烫好的玉瓶春,武小七热情的招呼花木兰和李虎,一边夹菜一边道:“我辞了侯官的差事,原打算一家人回并州,可想想并州老家又没个亲眷,回去也甚是无趣。我家娘子蒙华神医的大恩,学了做蒸饼的手艺。这蒸饼可是珍稀吃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哪里见过这个东西?并州那种小地方,有几个人吃的起开花蒸饼?我和娘子商量过之后,就来到洛水城开了这个酒店。不是向您二位吹嘘,我家的蒸饼做的比皇宫里的还要好些,那些王公大臣家里做寿过节,还要到小人店里订购蒸饼。托华神医的福,小人这一年来赚的银子比我一辈子见过的还多些!”

    此时被称为“蒸饼”的白面馒头是极为难得的吃食,这个年代还没有完善的制造酵面的技术,更不知道如何保存酵面。晋朝以奢靡著称的太尉何增,史书中记载:“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面起饼非十字纹者不食!”

    何增是堂堂的晋朝太尉,位列三公,又是以豪奢著称于世间,吃个带十字纹的开花馒头就被当时的人认为不得了的事情了。可见这个时期,馒头是远比鲍鱼、鱼翅更加珍惜的食物。

    武小七的老婆有这门手艺,把不值钱的面粉变成珍贵的蒸饼,这绝对可以日进斗金。

    李虎哈哈大笑:“你小子走运,娶了个财神奶奶回家当老婆,有了这做蒸饼的手艺,子孙八代人都穷不了!”

    武小七大方的道:“若是校尉大人不嫌弃,走的时候让我家婆娘给你蒸几笼蒸饼带着路上吃,回头再把做蒸饼的方子也一并带回去,你回去也开个酒楼卖蒸饼,保管赚个盆满钵满。”

    李虎苦笑:“我不敢,朝廷有旨意,驸马不得从商,敢于犯禁的杀无赦!”

    武小七大惊失色:“驸马?你做了驸马?不知道是娶了哪个公主?”

    李虎指指花木兰,苦笑一声:“就是这位陛下刚刚封的孝义公主。”

    武小七和武家娘子、小丫三人急忙要下跪参拜,被花木兰一手一个拽了起来,李虎又扯起来了武小七。

    俩人在武小七的店里吃的酒足饭饱,又提着满满一兜子白花花的馒头离去。武小七惊讶的对武家大娘道:“娘子,原来城西修的那座道观,就是给华神医修的,咱家受华神医的大恩,咱得给庙里多捐些银子。”

    武家大娘嫣然一笑:“那些杂毛道士,嘴里念着无量天尊,心里想的只有银子铜钱,捐给他们还不如丢在洛水里填河。”

    “那依娘子之见呢?”

    “不如咱家建个家庙,依照华神医的模样画像早晚供奉,你给后世子孙留下家训,凡武家子孙都要供奉华神医的神位,这才显出诚心来。”

    武小七拍着大腿道:“还是娘子想的周全,就依娘子!”

    花木兰和李虎穿过人头攒动的坊市,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北邙山,这里山势雄伟,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洛阳城而过。立墓于此,即圆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风水之说。秦国权相吕不韦、汉光武帝刘秀都埋葬在山势雄奇的北邙山。

    时值盛夏,潺潺洛水给北邙山送上一丝丝的清凉,花木兰和李虎一起望着山下滚滚的碧涛,同时沉默不语。十多年来,李虎一直把花木兰当做可以信任的长官,同生共死的好兄弟,现在虽然知道花木兰是女人,但是潜意识里却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花木兰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君命难违,公主府开始在城南修建了多时,这桩婚姻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给他修个衣冠冢吧。”

    过了许久,花木兰终于打破了这种尴尬的沉默。

    李虎沉思片刻:“朝廷已经为他建庙供奉,他是功德圆满升天又不是战死找不到尸骸,这修衣冠冢怕是不妥吧?再说,他也没留下什么衣冠啊!”

    花木兰没有说“他”是谁,李虎也没问“他”是谁,但是俩人都非常清楚,这个“他”指的就是那个“华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