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其鼎 今天完全可以这样说,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体现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初期文学创作的成就,已经无可争辩地进入了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名著之列。 君特-格拉斯,一九二七年生于但泽(今波兰的格但斯克),父母亲一方是德意志人,一方是波兰人。他十七岁被征入伍。一九四六年,当他从美军的战俘营获释时,他已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难民了。他当过农业工人、钾盐矿矿工、石匠艺徒,先后在杜塞尔多夫和西柏林的艺术学院学习雕塑与版画。一九五五年,他的《幽睡的百合》获斯图加特电台诗歌比赛头奖。次年,他的第一本诗集《风信旗的优点》出版。他举家迁居巴黎,靠卢赫特汉德出版社每月仅三百马克的津贴维持起码的生活并创作广播剧。 我的房间无风, 虔诚,一支香烟, 如此神秘,谁人还敢 抬高房租 或者打听我的老婆。 一段艰苦的岁月。一九五八年十月,“四七”社在阿德勒饭店聚会。君特-格拉斯,三十一岁。他来了,朗诵了,成功了。他朗诵了长篇小说《铁皮鼓》首章《肥大的裙子》。作品极富想像力,生动、感人、清新,与会作家一致同意授予他“四七社”奖,三千马克。一九五九年秋,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揭幕,格拉斯和《铁皮鼓》在书展上亮相。他给人的印象是既机智诙谐,又严肃认真。至于对小说的评论,一边是喝彩叫好,一边是一棍子打死。不来梅一个评奖委员会授予格拉斯文学奖,不来梅市政府却又决议反对,理由同一八三五年梅特涅主持的联邦议会禁止海涅等青年德意志作家作品的理由如出一辙。然而,小说依然畅销,二十五年内共印了三百多万册,一九六三年前,十一种语言的译本已经问世。一九八○年,被搬上银幕的《铁皮鼓》在美国好莱坞电影节获外国影片奥斯卡奖,电影和小说英译本在美国走红一时。从八十年代末起,《铁皮鼓》又在东欧和俄国经历了一次复兴。这都表明了这部小说的生命力。 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三年,格拉斯又发表了中篇小说《猫与鼠》和长篇小说《狗年月》。卢赫特汉德出版社把这两部作品同《铁皮鼓》一起改排重印时,经作者同意加上了“但泽三部...
开始阅读相邻推荐:挑战读者 狗年月 斗罗之我的武魂大海螺 我真没想入赘 在穿书后拯救自己真的太难了 某科学的海贼 女友也有系统怎么办 洪荒吞天鼠 超级说客 许你任性有我 走着走着都变了味 晚风不过晴春风不及你 龟龟的梦想家园 我有一支陆战队 道已种魔 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 天宝志异 我的青春年华怎可能到了黄昏 从开店开始奋斗 我真不是全能大佬 铁皮鼓导演 铁皮鼓演员 铁皮鼓百度百科 铁皮鼓电影原声 铁皮鼓简介 铁皮鼓有颜色吗 铁皮鼓 电影 铁皮鼓豆瓣 铁皮鼓深度解析 铁皮鼓电影简介 铁皮鼓片段 铁皮鼓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铁皮鼓电影 铁皮鼓作者 铁皮鼓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