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薪明 > 第一章 处境

第一章 处境

笔趣阁 www.biqugen.com,最快更新薪明 !

    杨亦对自己的处境已经有了些许了解,于是脸上始终一副苦大仇深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如此一来,倒也应景。

    这里是松山北面山岗上的大明军营,周围环绕着一圈长长的战壕,松木桩被削尖了头插在战壕内侧,形成一道两丈余高的围栏,将军营与外界隔绝开来。

    杨亦所处的地方是靠近军营后方的伤兵营,因此此时的营帐里散发着浓郁刺鼻的药味,倒是压下去原本的血腥。

    阵阵啼哭痛哼之间,营帐里的气氛还是有些压抑,忙碌的随军医官板着脸在营帐里出出进进,偶尔也会呵斥几句。偶有外面的军卒走了进来,样子都显得很是疲惫,更为叫人在意的是他们眼里那一抹死灰之色。

    杨亦明白这是因为什么,因此心里就越发苦涩了。

    时辰尚早,已经有人送了饭食进来。他看着土碗里一眼就数得过来的米粒,嘴角一扬,还是端起来喝了下去。

    旁边的抱怨声这时候也响了起来,外面的人听到了,撩起帐门往里面看一眼也就不再理会,到了眼下这种局面,很多事情已经不可逆转,几句抱怨也就不会再有人计较。当然要说的过分,有着扰乱军心的嫌疑,还是会被呵斥几句。

    这些军卒本身也没多少恶意,单纯的只是些许发泄而已。事实上躺在伤兵营里的这些人都是在进攻路上受的伤,也就是说都是血性好儿郎。

    目下这帐篷里的六个人里,杨亦受的伤本是最重,刚睁开眼的那会他已经放在了火堆旁,再晚个片刻,他就要葬身火海了。

    好在,他提前醒了。

    都是刀光火海里砍杀过来的汉子,对于他的诈尸反应倒也没太过激烈。问清楚“是人是鬼”之后,并也将他送了回来,后面的几天在医官的“诊治”下,总算有了起色,目下已经能够下床走动了,而后被移到了现在的地方,大抵是暂时充当着预备役。

    旁的几人与他而都是陌生的,倒也不好说话。大家各自隶属不同,亲疏并也有别。尽管他们的顶头上司都是总兵曹变蛟。

    脑子里逐渐理清的记忆,使得杨亦明白现在是个什么状况,深想下去,摆在他面前最首要的是怎样活下去。哪怕他再怎么历史小白,也是知道大明最后是亡国了的,也就是说眼下这一仗打赢的几率根本就微乎其微,加之过去一年发生的事,周边时而透露出来的东西……些许种种都叫杨亦对于前途有着强烈的紧迫感。

    时间往前推年许,崇祯十四年三月,皇太极发兵围攻锦州,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明廷报称:“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倘狡虏声警再殷,宁锦气脉中断,则松、杏、锦三城势已岌岌,朝不逾夕矣。”

    于是明廷下旨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召集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要他们各自挑选部下的精兵前往增援。在十四年三月同曹变蛟、马科、白广恩先后出关,加上吴三桂、王廷臣等共八员大将,十三万士兵,马匹四万,一起驻扎在了宁远。

    在此前提下,皇太极亲率军切断明军粮道,明军大乱,清军趁势掩杀,总督洪承畴等被围于松山,双方的僵持由此到了七月。

    是时,同援剿总兵官左光先、山海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辽东总兵刘肇基在黄土台以及松山、杏山遭遇大清部队,双方互有伤亡,大清部队退后驻扎到新修建的义州城。

    致使此种局面的大抵还是主将与朝廷的“政见”不和,主将洪承畴主张用兵谨慎稳重,而朝廷的意见认为这么多部队凑来粮饷不容易,应速战速决。于是下旨职方郎张若麒前来催促洪承畴出兵。

    洪承畴考虑到锦州被围困已很长时间,无奈之下也只好决定立即援救锦州。然作战并不顺利。

    到了八月,总兵杨国柱战死,山西总兵李辅取代了他的职务……

    败局之下,尽管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却也是人力有歹。加之听闻皇帝将会亲临督战,使得战将内心恐惧害怕,到得出战时,再又接连吃了败仗,值此时,运送粮草的道路也被切断,整个军营自然人心惶惶了……

    面对皇太极的包围圈,洪承畴于是调集诸总兵在中军大帐开了个会,最终定下各部同时突围的计策,然而不知是看错了时辰,还是某些人为原因,总兵王朴未曾等到相约的时间并趁夜逃走,有此前科,总兵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等也相继逃跑,一时间从杏山往南通往山海关的路上多是大明逃兵,皇太极自然不会放过这等“痛打落水狗”的机会,派兵阻击,杀死无算,单是淹死在海中的明军都不计其数。

    曹变蛟、王廷臣听说惨败的消息后,捶胸顿足却也无可奈何,听闻洪承畴未曾突围之后并又赶回松山,同洪承畴一起防守。

    而吴三桂、王朴逃出后占据了杏山,过了几天粮草不足,并想回到老根据地宁远去,走到路上即遇上了埋伏,又一场惨败,只保全了自家性命,至于手下官军,加之突围时,则先后丧失了共计五万三千七百多人。

    由此直接导致锦州,松山的包围圈更加收紧,而放眼整个大明疆域,像样的增援部队已经没有了。

    杨亦眼下所处的就是被围困的松山大营,外面的情况如何,他已经没有心力去考虑了。换句话说他一个小小军卒在这样的大势之下,又能做得了什么?

    就连当逃兵的机会都没有。

    眼下的路不过是死或者降而已。

    杨亦苦笑了一声,听着同僚的笑骂声,心想自己本来也就是个死人,也不在乎再死一次了。

    从某个角度来讲,老天既然让他再活一次,不至于如此匆匆,抱着这样的心态,对于明天的他还是有着些许期盼。

    而后听到外面的擂鼓声,他知道这是对面的大清军队又过来劝降了。

    伤兵营所在的地方有些空旷,距离也有些远,但因为处在下风口,却也听得到一些。

    诸如:“洪总督,你莫非忘了袁崇焕了?忘了你们那位皇帝是如何对待有功之臣了?”

    行军帐篷里顿时寂静下去,针落可闻。杨亦偏过头去。

    眼下已经是崇祯十四年十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