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全民学武在大明 > 第九章 风起定海

第九章 风起定海

笔趣阁 www.biqugen.com,最快更新全民学武在大明 !

    互相之间既然都说破开了,就没什么需要虚情假意的了,李应元此时只想快点把事情办完,把这笔糊涂账了结了。

    一会儿,宋游击就派人将李应元叫过去,交代一下要做的事情。

    “师弟啊,恭喜你成功炼化道种,一朝踏入武学之门。”宋游击一见面就是一阵哈哈。

    “既然师父都给你说清楚了,那么我也就不多说了。但有一样,此事事关重大,关系到东南沿海数百万百姓的安危,望师弟戒之慎之。

    这倭寇首领叫武藏小次郎,此人多年经营扶桑和大明之间的贸易,家世豪富,手眼通天,手下眼线极多,师弟你千万不可轻举妄动。不过你放心,到时候不需要你冒什么风险,到时候我们会想办法把他引出来,让你有机会触碰到他身上的道种即可。

    另外,我会为你准备一个锦衣卫总旗的前程,不过现在还要保密,等你完成任务回来才能公开。别小看这个职位,外面有的是愿意花上千两银子买这位子的。如果你这次任务完成得好,立下大功,未必不能提升为百户,那就是一方大人物了。

    我以前在倭寇老窝发展过一名探子,叫海大贵,是个郎中,在岛上开着个医馆,师弟你刚好可以作为他的学徒进入倭寇老窝。

    不过,这个探子只是个锦衣卫小旗,位阶还在你之下,师弟尽可驱用,不怕他不听你的。不过有一样,这海大贵只知道我派你去岛上查看情况,不知道具体做什么,也希望你千万不要透露。

    这海大贵本身一点本事都没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可别坏了我们的大事。师弟你先跟他到岛上定居,不日我就会另行派人通知你,告诉你具体怎么行事。

    那海大贵我已经叫过来了。事不宜迟,你今天就动身,跟他一起过去,你看怎么样?”

    “既如此,我就听大人的安排就是。”李应元回答。“对了,贵府那位程兄还在吗,我需要见他,去办一些事情。”

    “那是自然,总要把一些俗事交代清楚吗。”宋游击满口答应。

    等到游击的小舅子到来,李应元就跟他一起回道观,办理还俗之事。

    本来这等事情要跟观主说清楚,还要跟戒律堂掌院以及各个掌权的道士们打好招呼,幸好有那几名师叔师伯紧盯着觉元的遗产,唯恐生变,便一力促成此事。

    最后,还找来纸和笔,写出一份药皂的配方,道士们拿到手之后就满心欢喜起来,不停恭维李应元出家之后做出一番大事来。至于他们心里怎么骂李应元是笨蛋,那就不得而知了。

    等到这些事情办完了,就胡乱包裹些衣服,顺手拿一些心爱之物,就此跨出小灵隐观的大门。回首望了望道观的大匾,李应元心里忽然有了一阵悸动,知道自己平静的五年道童生活就此结束了。

    等再回到宋游击府上,游击大人倒是热情不减,还把海大贵叫过来,让两人见面。

    李应元仔细观察海大贵,只见对方四十多岁的样子,面上带着些风霜之苦,倒是丝毫没有拿架子,反而极力说奉承话。

    李应元明白对方看到游击大人对自己客气,加之自己职位比他高了一级,便起了尽量奉承的心思。

    只是,等到宋游击此时才说出些机密的事情,嘱咐一番之后,李应元倒是张大了嘴有些合不拢了。

    本来以为所谓倭寇老窝必然是海上的某处荒岛,少有人知,平时人迹罕至,只在需要劫掠的时候偷偷出来杀人放火,没想到完全不是这样的。

    这所谓的倭寇首领其实定居在不远的定海岛上,有着一份不小的家业,平时还是个有头有脸的商人。只是在关键时刻才会统御大南沿海的那些倭寇,总之是个亦盗亦商的人物。

    本来李应元也知道那些大海商本身就是大海盗,但此时切身听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定海其实就是如今的舟山,但不清楚舟山具体情况的人也大有人在。为了以后阅读方便,也都一并在此介绍罢了。

    话说当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名臣黄歇,号春申君,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名传天下,其封邑在大长江入海处松江府境内,故而称申邑。

    及至数百年后,渔民多用捕鱼用的工具“扈”出海捕鱼,此地又逐渐被称作“申扈”,此后又因平民多不识字,书籍中多标记为“申沪”者。

    直至大明朝建立,此地定名为“上海”,隶属松江府管辖。

    上海县位于大长江入海处,地理条件优越,又有鱼盐之利,好一片繁华景象,人口多,属天下数一数二的富县大县,民户多有从事纺织业者。

    上海县所属松江府所产布匹称作松江布,因价廉物美而闻名天下,其中上海县所产布匹占一半以上。

    上海县再往南即是杭州湾,可通浙江省会大城杭州,在往南则是宁波城,也是繁花似锦的江南名城。

    宁波城往东北方向一点,隔海不到百里,有一大岛,叫定海,岛上的人历来从事扶桑贸易和外洋贸易等,又背靠东南繁华之省份,却也是安居乐业。

    且说定海岛上人口多达三万,街道以大小水道相连,风景优美,民风古朴,泰西之地的洋商往来贸易,多称其为“东方的威尼斯”,赞不绝口者。

    当然,以大明人向来以中央之国自居的傲气,觉得应该将所谓威尼斯称作“东方的定海”,而不是相反,这却略过不提。

    这一天,李应元就与海大贵一同坐船出海,几经奔波,终于来到定海。但见这定海虽没有杭州大城热闹,但人人衣着干净,面上带着红光,足见也是富裕的地方。

    但有一样,路上随处可见扶桑人,更有扶桑浪人结伴而行,在路上喝醉高唱撒酒疯的,不少人都侧目绕路而行。

    李应元询问海大贵才知道,这定海本是与扶桑往来交易的重要贸易点,平日多有商人往来定居的。其中更是以扶桑人为居多,久而久之,竟有数千人之多。

    更有甚者,近年来大明朝在北方屡屡被打败,西北还有农民起义军不断,使得朝廷威严在海上也消失殆尽。借此机会,便有扶桑人中的居心叵测之士暗里鼓动扶桑人移居到定海,慢慢侵夺原来岛上居民土地和营生等,其司马昭之心可算路人皆知了。

    本来朝廷海禁严厉,对扶桑和其他外洋人士移居大明土地上,是有着极明确的限制和规章制度的。但此时战乱不断,朝廷便顾不上那么多,就对扶桑人如此明显的殖民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了。

    还好,移居定海的扶桑人也知道分寸,知道如果定海一乱,以后就找不到这么好的贸易基地,平时也知道收敛。本来这些年倭寇日益猖獗,沿海城市都有被劫掠的,但就这定海还算平稳,也算是异数。

    总之,这里表面上是大明的治下,但暗里却已经是扶桑人的天下,知县或县丞要做什么事,都要先获得这些扶桑人的同意,否则什么都干不了。不听这些扶桑人话的,甚至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

    听完海大贵的介绍李应元才明白,这里果然是一个是非之地,那扶桑倭寇首领要定居,还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地方了。到了此时,也就只好打起十二分精神,先把锦衣卫的这趟差事办好,别的之后再想办法好了。

    风起定海,李应元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就此慢慢掀起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