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国崛起1644 > 第223章没有援军?

第223章没有援军?

笔趣阁 www.biqugen.com,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644 !

    不仅是汪盛,就连季东明,张超这样的军方高层,得出的最终分析出的结果,也是清军在夜间,不会发起总攻。

    事实也确实如此,明军调动兵力一直都处于高度保密状态,这对清军而言,明军没有骑兵,是无法插手此次战争的。

    所以此时的清军,占据了主动优势,最佳的办法自然是稳扎稳打。

    可战争往往并不能仅凭推演便得出最终结论,清军不愿意主动进攻,不代表巴图尔珲台吉不会拼死发起突围.........

    在得知大明意图之后,巴图尔珲台吉其实已经放弃了自己的部下,所以在遇到清军主力的第一时间,根本没考虑双方实力的差距,一上来就投入全部兵力,丝毫没有保留的意思。

    乱拳打死老师傅,巴图尔珲台吉这种毫无章法可言的战术,在初期还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毕竟清军为了完成包围圈,前期只派遣了大约五千骑兵,试图拖住对方的主力。

    可巴图尔珲台吉两万多骑兵压上去,很快便冲破了这五千骑兵的阵型,要不是清军再此布置多日,巴图尔珲台吉的军队甚至能一鼓作气,冲出清军包围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没有援军的接应,突围受阻的蒙古骑兵,终究还是因为后继无力,被清军死死困住。

    即便之后周边出现了近万大军接应,巴图尔珲台吉也是有心无力。

    战斗持续至深夜,包括汇聚过来的接应部队在内,巴图尔珲台吉三万大军,如今仅剩一万五千余人。

    清军同样也不好受,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疯狂的蒙古骑兵,开战到现在,对方一直以命搏命,清军虽然占据人数上的优势,但伤亡已然破万,不少清军士兵甚至被这种打法吓破了胆。

    这样的战斗意志,似乎只有在昔日的明军身上才能展现出来。

    难道这伙蒙古骑兵,是明军假扮的?

    其实清军不知道,当一支军队抱定必死之心后,爆发出来的战斗力,绝对不是一般军队能比拟的。

    虽然哥萨克骑兵与清军骑兵不同,但那只有蒙古高层才清楚,在那些底层士兵看来,今天若是不能冲出去,绝对会被这群残忍的侩子手屠杀殆尽。

    毕竟撤退到这里的蒙古骑兵,都曾见识过哥萨克骑兵的凶狠,知道投降其实与自杀没有多少区别。

    既然注定要死,何不死得轰轰烈烈。

    如果说那些负责救援的,巴图尔珲台吉前附属部族,只是前来打酱油的话,那被围住的巴图尔珲台吉主力,则是实打实地在拼命。

    清军被这些救援部队牵制了部分兵力,无法全力发动进攻,双方短时间内,还真难决出胜负。

    不过韩宝丰心里清楚,这样的僵持局面不会持续太久,等到这股气势消耗完毕,就是在场所有蒙古骑兵的死期。

    国安局确实不想这些蒙古骑兵活下来,但哪怕是死,那也必须死得有价值,哪怕是死,也得拖着这五万清军陪葬!

    “穆班长,有没有办法通知肃州,再不出兵,我担心错过最佳剿灭清军的机会了。”韩宝丰说道。

    战斗已经打到了下半夜,若是之前傅强的通知有用,这时候来的就不仅仅是一些残兵败将,而是大明境内的正规骑兵部队了。

    “韩先生,如今我军三面被围,我也没办法。”穆晓东一脸无奈道。

    还真不是他不帮忙,这会儿除了退入沙漠深处,根本没有其它选择。

    而清军的目的,其实就是将巴图尔珲台吉的主力,逼回沙漠深处...........

    “真的一点办法都没了吗?”韩宝丰不甘心。

    “这支军队完了,还请韩先生尽快做决定,刚好东面如今有援军牵制,让巴图尔珲台吉调集兵力猛攻东面,而我们趁势从正南方突围。”穆晓东说道。

    在他看来,这支骑兵已是强弩之末,哪怕垂死挣扎最多也就能坚持到天亮。

    倒不如让其发挥最后的余热,主动冲击清军防御力最强的地方,以便调开南面的守军,让小股部队得以突围出去。

    “在等等吧,清军虽然数量庞大,但却一直没有主动发起进攻,其防守可谓是密不透风,以我们如今的状态,就算全军冲击一处地方,也未必能对他们造成威胁。”韩宝丰分析道。

    被困的巴图尔珲台吉主力,经历大半夜的拼杀,数量已经不足8000,而且连续作战到现在,早已人困马乏,强行闯阵,只有全军覆没的下场。

    “还等什么?我们累,清军同样也不好受,这是我们冲出包围圈的唯一机会。至于那些蒙古士兵..........你们国安局要的不就是这个结果吗?”穆晓东毫不客气地说道。

    隐忍到现在,他终于爆发了。

    说到底,穆晓东是军方的人,是一名纯粹的士兵,在他看来,如今的蒙古人,已经与大明达成了战略合作,那就可以称之为友军了。

    亲眼看着友军覆灭而不施救,更可恶的是,这种情况还是自己一手促成的,穆晓东心里没有一丝愧疚是不可能的。

    如今加上韩宝丰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直接点燃了穆晓东心中的怒火。

    都已经将人坑到绝路了,又何必在最后关头,装什么仁慈,扮什么圣人呢?

    “你以为我想吗?口口声声我们国安局怎么样怎么样?你们军方如果有碾压骑兵的实力,用得着国防部如此算计?巴图尔珲台吉的嫡系不消耗殆尽,大明如何统治蒙古草原?”韩宝丰也忍不住爆发了。

    国安局为何做这种令人不耻的行径,还不是因为明军没有足够的实力控制蒙古草原。

    按照当初国防部的推演,大明国防军想要完全控制住蒙古草原,在草原上布置的兵力,绝对不能低于三十万,而且是战争过后的常驻兵力。

    蒙古诸部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游牧民族的迁徙能力却是十分强大,明军大多为步兵,对方真要跟你打游击战,没有三十万大军,还真控制不了这些区域。

    可大明全国战兵数量,总共才不到五十万(包括空军,海军),哪有那么多兵力耗费在区区一个蒙古?

    当然,这只是武力征服的手段。

    如果将蒙古各部族的首领彻底控制在手,并消灭他们手上的军事力量,没了抵抗手段的蒙古诸部,自然会臣服于大明。

    不过这种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度却不小,至少在消灭蒙古诸部的军事力量这点上,大明是不能直接出手的。

    于是就有了韩宝丰的蒙古草原之行。

    起初国安局的计划,是让巴图尔珲台吉统一蒙古,在这武力统一的过程中,战争自然在所难免,蒙古诸部的实力也会大幅度削减。

    大明只需趁机拉拢那些失势的蒙古贵族,扶植一个忠于自己的傀儡政权,等到巴图尔珲台吉走上人生巅峰之后,再雷霆出击,一举将其统一蒙古的美梦彻底击碎。

    如此,虽然无法在名义上,将蒙古地区纳入大明版图,但也算是从实际上,完成了对蒙古诸部的掌控。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巴图尔珲台吉这边还未行动,俄满联军便向蒙古诸部发动了侵略。

    就在国防部还未做出应对的时候,国安局却看到了吞并蒙古的契机,而且不仅仅只是实际掌握蒙古的大权,更能在名义上,将蒙古地区,划进大明版图之中。

    这一点,是军方根本没法做到的。

    韩宝丰之所以如此激动,就是因为连军方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国安局却在努力将其完善。

    结果他们各种背信弃义的事情都做出来后,非但没能获得军方的认同,反而被人各种嫌弃,透过穆晓东的表现不难看出来,这种事一旦公诸于众,国安局绝对会成为受世人唾弃的存在。

    甚至有可能口碑比当年的锦衣卫与东厂还不如。

    付出了这么多,承受了这么大委屈,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解决军方面临的难题,国安局的特工也从未因此而抱怨过什么,如今反倒被军方的人嫌弃,韩宝丰心里能好受才怪。

    “对不起,我真不是这个意思。”穆晓东也明白自己方才有点过火了。

    “可现在不走,我担心再生出什么变故啊!”

    清军如今将他们团团围住,就连十三师的侦查连都没办法轻易突破封锁,可见他们面临的处境究竟有多糟糕,再不想办法突围,别说这些蒙古骑兵,就连巴图尔珲台吉本人,能否顺利抵达大明境内都不好说。

    “再等等吧,我相信天亮之后援军肯定会过来,这些蒙古勇士就算要战死,也要死得有价值,至少要拉着这五万清军当垫背!”韩宝丰冷冷地说道。

    他虽然进入准葛尔两年之久,但心里对国安局还是很信任的,知道自己的上级虽然是在消耗巴图尔珲台吉的实力,但也不会眼睁睁放任清军从容离去。

    之前是他太过心急,想要快速消耗巴图尔珲台吉的军队,这才让大军不停地发动进攻,如今援军短时间内不会过来,那么就必须坚守阵线,保存实力,等待天亮后,向清军发动最后一击。

    “如果判断错误怎么办?”穆晓东有些担心。

    援军到现在还没来,军方肯定是同意了国安局的计划。

    如今看似缺了巴图尔珲台吉,大明将很难掌控蒙古局势,不过换一个角度想,巴图尔珲台吉真要战死,对大明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巴图尔珲台吉的儿子葛尔丹还在京城做质子,相比于老子,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似乎更容易控制。

    另外,明军此次坑惨了巴图尔珲台吉,受制于实力约束,对方表面上或许会乖乖听从大明的指示,暗地里未必不会怀恨在心。

    就目前形势看来,死了的巴图尔珲台吉,远比活着的更有价值。

    “如果判断错误,我只求你一件事,那就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巴图尔珲台吉活着走出这片沙漠!”韩宝丰目露凶光道。

    连穆晓东都能想到这一点,韩宝丰不可能猜不到其中变故。

    国安局如果真的改变了计划,而又没能及时通知到他的话,那他就只能做对大明最有利的打算了...........

    其实之前汪盛故意拖延出兵时间,就是因为国安局想要改变行动计划。

    早在傅强入关的时候,军方高层与国安局高层,正在就巴图尔珲台吉是杀是救,展开了激烈的争执。

    当初李鸿飞的意思,是保住巴图尔珲台吉的同时,尽可能的消耗对方实力。

    可国安局在行动过程中,发现巴图尔珲台吉在蒙古地区的号召力太过强大,他们通过暗地里调查,发现那些南逃的蒙古部族,绝大部分最初的第一选择并非是大明。

    要不是前往准葛尔的道路被俄满联军封锁,这些蒙古部族早已逃进了巴图尔珲台吉的地盘。

    放一个有能力统一蒙古诸部的家伙进入大明,国安局从中嗅到了一丝威胁。

    尤其是决定消耗对方的嫡系部队之后,国安局忽然想到:这样一来,岂不是彻底将其得罪的死死的?

    以巴图尔珲台吉的智慧,不可能猜不出国安局的部署。

    面对俄满联军这个大敌,巴图尔珲台吉或许会暂时归附于大明,可一旦解除了蒙古境内的隐患,谁能保证他不会用自己的影响力,联合蒙古诸部,再度与大明作对?

    所以趁着这次清军围剿的机会,借助俄满联军之手,彻底铲除这个潜在威胁,将整个蒙古诸部的仇恨,都转移到俄满联军身上,这才是对大明最有利的做法。

    为此,哪怕放过眼前的五万清军,也是可以接受的。

    国安局这个计划确实令人心动,但却遭到军方的反对,张超可是李鸿飞的心腹,他能有现如今的地位,绝对离不开李鸿飞的栽培。

    既然李鸿飞最初的意思是救援巴图尔珲台吉,张超就不会管其他,只想坚决完成任务。

    如今情况紧急,国安局短时间内无法与京城沟通不说,李鸿飞也在前几天传信,说是准备亲自动身前往西北,这会儿应该在过来的路上。

    于是军方与国安局,对是否救援巴图尔珲台吉,展开了激烈的争吵,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这种情况下,哪还有心思管关外是否打得天翻地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