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国崛起1644 > 第190章新大明律

第190章新大明律

笔趣阁 www.biqugen.com,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644 !

    江西军购、屯粮的风波还在慢慢酝酿,另一则更加劲爆的消息传出。

    原来黄德功此番进京,得到了崇祯皇帝赐予的密旨............

    难道李鸿飞如今这个左丞相,真是通过挟持圣上得来的?

    民间说法不一,但黄德功始终保持沉默,只说在五月初一这一天,他会当着十万大军的面,在南昌府宣布一个重要决定。

    光是黄德功单方面行动还不算什么,关键是苏州与福建两地的守军,在黄德功传出消息后,居然紧急向南京增调了三万大军,加上南京周边原来的两万驻军,自朱由检迁都北京后,南京再次成为了军事重地。

    江南的老百姓都知道,这苏州新军就是李鸿飞的“私人武装”,而福建的郑成功跟李鸿飞也好到,就差穿同一条裤子了。

    连苏州跟福建都出兵了,可见事态的严重性。

    紧接着,北方又有消息传出,就在半个月前,驻守在北京地区的国防第一集团军,也开始挥军南下,算算时间,如今应该抵达郑州、洛阳一线了。

    连王牌部队都派出来了,似乎才刚刚安稳了大半年的大明,又要面临刀兵之灾了。

    老百姓担忧的是战争,而官员们则又要开始考虑站队问题,尤其是军队中的将领,一个搞不好,将面临万劫不复............

    表面上李鸿飞的兵力数量占据上风,可别忘了,黄德功是带着“密旨”南下,况且西北有八万蒙古骑兵虎视眈眈,东北同样不平静,李鸿飞如果不顾外敌环伺,悍然发动内战,那么在道义上他便站不住脚,一旦前期作战失利,国内大部分军队,都有可能倒戈相向。

    别扯什么国家,正统之类的大旗,这些手握兵权的一方大员,看中的永远是自身利益,真要让李鸿飞巩固权力,那么倒霉削权的,就是他们了。

    于是四月底,不少军队被打散的将领,开始汇聚南昌府,商议正式联合事宜。

    而国防部也在土改与剿匪完成得差不多后,于四月中旬开始召集各地那些军级以上将领,前往京城开会,明确全国军制改革事宜,甚至江西的黄德功、马士英等人,也收到了这样一份调令。

    并且按照各地路途远近不同,最终开会的时间,同样也定在五月初一。

    这下两边等于直接怼上,要么去京城,要么去江西,一南一北,必须做出选择。

    “二选一,很公平不是吗?就算有些人之前脑袋一时没转过弯,只要现在能摆正位置,我也不是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李鸿飞冷笑道。

    “确实很公平,我们已经将实力与决心都摆在了台面上,就看这些人是否识趣了。”李定国回答道。

    “对了,西北那边最近可有消息传来?”李鸿飞忽然转移话题。

    只要黄德功配合得好,国内局势短时间内就能彻底稳定,大规模战争是打不起来的,至于部分老顽固拼死抵抗..........这一年多以来,各地剿匪也杀了不少人,李鸿飞不介意将这些叛军当成土匪给灭了。

    倒是西北地区比较微妙,李鸿飞有心打进大漠以绝后患,可却苦于没有骑兵,缺乏足够的进攻能力。

    但若是不打,人家一直陈兵边界,你就得在这一地区保证足够的兵力优势,长此以往,这军费就够大明受的了。

    毕竟为了提升军队的士气,保证士兵的战斗力,这战时的军费,可是平时的三倍。

    而且西北地区本就贫瘠,粮食物资以前就是从中原大地运输,如今中原腹地都是千疮百孔,运往西北地区的军需,基本都是利用漕运,从南方起航,在转道黄河西进,几乎途经了大半个大明国土,光是转运途中的损耗就超过了五成。

    为了保证十几万大军的正常物资供应,国防部批出了近二十万大军的粮食物资。

    之前为了北伐,倒是储存了不少物资,这三五个月还不太要紧,长此以往,明军根本耗不起。

    “想打,却打不了,戚志丰进入西北后,曾派遣一个师,想要试探对方的实力,结果人家在关外溜着这一个师,三天时间,足足跑了两百里地。有几次人家还集中兵力,实施快速分割绞杀战术,要不是戚家军基本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战阵防守能力比较强,这一个师非得被人家消耗殆尽。”李定国回答道。

    西北地区,除了荒漠就是戈壁,极其适合骑兵作战,打得过就毫不留情,打不过则撒腿就跑,步兵带着火炮行军,速度太过缓慢,根本撵不上人家骑兵。

    “哎!骑兵,我们大明,什么时候能有成建制的骑兵?不要多的,给我十万铁骑,定能踏平漠北,将蒙古地区,变成我大明的牧场!”李鸿飞感叹道。

    骑兵自古以来,都是汉人最稀缺的兵种。

    尽管之前几次大战,击退并俘虏了满清大量兵士,但俘获的战马数量还是十分稀少,八旗兵是“旗”,而不是“骑”,自从在南京一战失利后,满清对南方用兵时,基本很少使用骑兵。

    加上明军火器太过凶猛,而为了对抗骑兵冲阵,大多都遵循射人先射马的原则,以至于不少俘获的战马,最终因为伤口感染而亡。

    如今整个大明军中可用战马,不足五万匹,而且基本都装备在了后勤部队,用作物资运输。

    “组建骑兵,并非有战马就行了,如今军中士兵,都善使火器,而骑兵的标准配备马刀与弓箭,我们的士兵短时间内很难熟悉操作。”李定国说道。

    确实,明朝以往的骑兵,也曾装备过大量火器,但这些骑兵的作用,大多都不是在马上作战,而是仅仅作为一个交通与运载工具,一旦明军骑兵与敌方骑兵相遇,明军能采取的战术就是下马步战。

    试问这样的军队,真能算得上骑兵吗?

    充其量不过是一支机动能力较强的步兵罢了。

    “步骑兵就步骑兵吧,至少保证机动能力,也算是制衡漠北的一大优势,另外我会责令各地武器研究所,尽快研发一款可供骑兵使用的火器,今后我大明军队,绝对不能像现在这般,在漠北地区受制于人!”李鸿飞说道。

    以大明现如今的科研水平,研发一款单发骑枪,难度并不算多大。

    骑射不如人,索性直接放弃,然后以火器进行弥补,弓箭再厉害,还能有火器的子弹凶猛?

    真正的骑兵交锋,无论弓箭还是火器,最多也就能打出一轮齐射,之后便是贴身肉搏,像成吉思汗手下的骑兵那样放风筝打法,如今的漠北,还真没几个人能做到。

    李鸿飞忽然想要组建骑兵,并不仅仅是因为巴图尔珲台吉这次在西北做出的动作,更多的还是沙皇俄国的出现,让李鸿飞有了争夺西伯利亚资源的打算。

    如今的西伯利亚太广阔,城镇数量十分稀少,明军步兵再厉害,也没几坐城池可供他们进攻,要想吃下西伯利亚大片地区,关键还得靠骑兵.........

    西北地区,双方各自都有忌惮的东西,几次小规模交锋下来,互有胜负,如今依旧保持对峙局面。

    倒是东北朵颜三卫地区的情报人员传来消息,特种部队圆满完成任务,不日就能将朱由崧的人头带回北京。

    另外,由于一日之内,死了一名王爷跟三名辅政大臣,东北地区各部很快分崩离析,甚至有不少部落首领跟领兵将领,派信使前往大明边关,希望能再次归顺大明。

    对此,李鸿飞命令二处的情报部门,先想办法拖住这些人,给对方点甜头,但不能现在就答应他们的归顺请求。

    国内局势还没搞定,李鸿飞没精力管东北方面的事。

    另外,他还得给阿济格吃颗“定心丸”,省的到时候明军进驻东北,直接将阿济格给吓到,不敢跟老毛子死磕了。

    崇祯二十三年(公元1650年)五月初一,朱由检回京后,第一次从紫禁城移步至中南海举行朝会。

    一帮心思细腻的官员都明白,今后的权力中心,将正式从紫禁城移至中南海,而那富丽堂皇充满威严的皇宫,将沦落为皇室象征,以及皇族居住之地。

    这一日,位于中南海仙岛瀛台上,一座耗时大半年修建的国会大厦里,人头攒动。

    朱由检居于首座,左右分别是李鸿飞的内阁成员,以及史可法的国会议员。

    四周还有才从外地赶来不久的将军,再加上那些没有什么实权的王公贵族,可以说此次会议,包含了大明各个阶层的势力代表。

    待所有人员到齐,朱由检终于开口说道:“朕即位以来,先北方干旱,中原大地,赤野千里,饿殍遍野,后闯贼肆虐,乱我河山,番邦蛮夷亦趁火抢劫,几欲令我大明两百八十年之江山毁于一旦,幸有贤相李梦回、史道邻(史可法字道邻)扶大厦于将倾,终令大明重回正轨。今,朕痛定思痛,为免重蹈覆辙,决定于全国之内,正式实施军、政、民全面变法维新,期间任何国策法令,皆由朕与内阁提名,国会投票决定,法令一经颁布,凡我大明子民,皆不得违背!”

    朱由检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大致意思就是从他即位以来,出了一系列幺蛾子,差点整亡国。

    同时也表扬了李鸿飞跟史可法,肯定了他们的功绩。

    最后为了避免之前的事件再次发生,他决定实施全面改革。

    前面一大堆,都没什么实际意义,关键是最后一段话,总算是正式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

    “吾皇圣明!”群臣齐呼。

    只有朱由检本人面无表情,估计此刻心里已经在滴血了。

    “启禀圣上,既然要在全国实施变法维新,那颁布新的法典,则是第一要务。昔日江南地区变法维新,却由于《大明律》没能及时完善,不少法令与维新相冲,使得很多革新政策没法顺利实施。故而,臣恳请圣上与李相提名,由国会对新编纂的《大明律》进行投票,以便早日颁布实施。”朱由检的改革政策刚刚颁布,史可法就开始了第一项投票。

    在场的人都不傻,新的《大明律》早就编纂完成,就连朱由检也看过了,如今拿出来投票,就是给《新大明律》一个正式露脸的机会。

    “这《新大明律》编纂完成已经一个月之久了,想必大家也都看过了,如果在场之人没有异议,就开始投票表决吧。”朱由检说道。

    既然都到了这一步,那就索性大气一点。

    待朱由检问完,等了大约一分钟,见没人提出异议,一名主持会议的小太监,这才扯着嗓子大声说道:“所有国会成员请注意,下面进行不记名投票,你们每位桌上都备有纸张,赞成颁布《新大明律》的,请打√,反对的则打×,弃权的什么都不用填。”

    进行不记名投票,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投票结果公平公正,否则以国会中那些没有实权的平民代表,很容易遭受威胁,从而做出违背意愿的选择。

    只有进行不记名投票,无论投什么,都不会有人事后找你麻烦。

    此举不仅保护了国会的投票者,也能给他们极大地工作以及监督热情,哪怕是如今权势滔天的李鸿飞,只要决策不符合国家利益,国会就敢投票进行反对。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有不同的质疑声,这样才会令国家的决策者,时刻保持警醒,不敢肆意妄为。

    能进入大明权力中枢的国会成员并不多,各行各业的代表,加上各州府的议员代表,总人数为361人,所以从开始投票到收集结果,最后直到公布,也仅仅花费了半个时辰左右。

    结果不出所料,361人,全部赞成,没有一人反对,也没有一人弃权。

    《新大明律》是变法维新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没人傻到这点面子都不给,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套新的律法,原本就是他们国会成员共同商议编纂的,这个时候,就是走个过场罢了,谁会傻到反对自己当成制定的规则?

    “既然国会全票通过,那么我以大明皇帝的身份宣布,《新大明律》即日起,正是实施!”朱由检最后大声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