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国崛起1644 > 第161章摊牌

第161章摊牌

笔趣阁 www.biqugen.com,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644 !

    朱由检的回应,让李鸿飞一时之间竟无法反驳。

    人家是当朝圣上,真龙天子,只要他想要,基本很少出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

    这也是绝对权力带来的好处,不需要进行取舍。

    李鸿飞陷入了沉默,他不知道还有没有说下去的必要。

    “你之前所说的百年兴衰大计呢?不会就是让朕做个选择吧?”见李鸿飞不开口,朱由检只能打破沉默。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鸿飞觉得还是有必要继续说下去,因为至少朱由检心里,还是有着对大明未来的憧憬。

    “百年?您觉得大明江山还能延续百年吗?或许圣上以一己之力,能保大明三十年不衰,可三十年之后呢?谁能保证您的继承者,能有您这样的魄力?”李鸿飞也算是豁出去了。

    不说别的,朱由检如今还未立太子,李鸿飞就开始聊起了继承人的事情,而且其中甚至指出:无论朱由检有多强势,但人始终还是会死的。

    对当今皇帝说这样的话,简直就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大胆李梦回,当真以为朕不会杀你!”果然,朱由检怒了。

    不过他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如果真要弄李鸿飞,这会儿都直接叫门外的侍卫进来拿人了。

    其实朱由检也明白,朱家王朝早已不复往昔,当初李自成之乱并非偶然,而是朝廷几百年来一成不变的腐朽政策,导致了矛盾的激化。

    朱由检之所以大力推行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挽救即将倾覆的朱家王朝。

    纵观历史上,历代王朝进行的变法革新,实际上都是为了挽救濒临崩溃的政权体系,只是有些大贤者变法成功,出现了所谓的“中兴”之象,有些目光短浅之人变法失败,从而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明朝已经经历过几次变法,而且似乎都成功了,不过这样的成功并不持久,有的十几年,有的二十几年,往往皇位传递到下一代,便开始出现衰败。

    别看朱由检才三十八岁,正值壮年,但他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今的朱由检两鬓斑白,满脸饱经沧桑,这几十年来,明朝内忧外患,为了应对各种局势,他早已心力交瘁。

    平均每日两三个时辰的休息时间,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所以当李鸿飞说到,就算朱由检再怎么努力,也只能保大明江山三十年的时候,朱由检终于恼怒了。

    朱由检如此费尽心思集中权力,一方面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为了给接班人,培养一批听话的大臣。

    如今朝中能主事的大臣,几乎都以年迈,新生力量却大多被李鸿飞掌控,这在朱由检看来,李鸿飞是在向自己“示威”,李鸿飞远比自己年轻,如果真要跟自己耗起来,自己绝对耗不过对方。

    “你不会,也不能杀我,其实你心里明白,你我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大明中兴,现在杀了我,只会让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国力,再次土崩瓦解。所以........还是之前那两个选择,个人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是保证家族长盛不衰。”李鸿飞又回到了之前的问题。

    既然没法回避,那就索性摊开来讲。

    “如果朕选择权力,你是否会带头造反?”朱由检说话更直接。

    “不会,我会带着我的势力,远走海外,或许等朱家王朝彻底土崩瓦解后,我再重归故土。相信我,这样的时间不会太久,我完全等得起。”李鸿飞回答道。

    他才不会傻到承认造反,万一真谈崩了,以朱由检的心狠手辣,说不定他今天就走不出皇宫了,虽然来之前,已经做了一番准备..........

    “那如何保证我朱家王朝长盛不衰?”虽然朱由检并未表露什么,但却在不知不觉间,被李鸿飞掌握了主动权。

    从最初的不屑于选择,到如今急切地想要知道后果,朱由检的内心,已经出现了波动。

    李鸿飞才不管朱由检内心有什么波动,只要对方想听,那就满足对方的要求。

    “还记得四年前,在南下的商船上,我所说过的一种国家体制吗?”李鸿飞提醒道。

    “你是说.........君主立宪制?”朱由检若有所思。

    君主立宪制亦称“有限君主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是英国。

    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在确立议会主权的同时保留了君主,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到20世纪初,欧洲所有剩余的君主(假如不将教皇列入计算)都是立宪的君主。

    立宪的君主虽然依旧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们的权力和义务,或多或少受到宪法明确地规定。

    这样君主的权力,多少会受到限制,有一些君主的权力,甚至被限制到,仅仅作为国家的代表,而没有实际的权力,称为“虚位元首“,比如英国、日本、泰国等都是此类例子。

    但因为民众长期受“皇权至高无上”这种思想的熏陶,君主即使没有了权力,却依然很受人民爱戴和尊重。

    同时也有一些立宪后、拥有很大权力的君主(比如组织或解散政府、指挥军队),往往这些国家,都是走向“军国主义“之“帝国主义”却先胜后败之君主,例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1889~1945年的日本。

    李鸿飞心目中的君主立宪,不仅要将立法权与执法权分离出去,更是要将军队指挥权也分离出去,留给朱由检的,最多只有“组阁”权。

    这样一来,朱家皇室从根本上来说,已经淡出了权力中心,但由于皇室的特性,只要没有外敌侵扰,朱家甚至大明王朝,将长盛不衰。

    毕竟就算将来爆发内部战争,人们为了占据正义的一方,谁也不会傻到去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族。

    “你觉得凭你如今的能力,可以施行君主立宪制吗?自古皇权乃天授,你束缚皇权,是在与天斗!”朱由检虽然没有直接否定君主立宪制的好处,但却毫不留情地打击李鸿飞,认为对方是不自量力。

    华夏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然而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几乎没有。

    这“王子”还不是“天子”呢!

    律法连皇族旁支都无法管束,更何况当朝天子了。

    君权神授这个观念,在华夏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之久,并非一朝一夕能轻易改变的。

    李鸿飞想要束缚住皇权,无异于痴心妄想。

    “单凭我自己,确实没这个能力,倘若圣上愿为朱家皇室永盛不衰而博一把,微臣倒也愿意拼尽全力,与这老天斗一斗!”李鸿飞不卑不亢道。

    君权当真是神受?

    在李鸿飞看来,不过是愚民政策罢了,连李自成都敢与朱家王朝,敢与老天爷叫板,他又为何不敢?

    施行君主立宪制确实难度不小,但只要朱由检这个最大的阻拦能够妥协,那么一切都不算什么难事了。

    “李梦回,朕承认你军事才能不错,嗯.........对于经济建设也很有一套,不过这为官之道,你还稍显稚嫩,你以为就算朕同意这种制度,朝中大臣会同意?以法治国太难了........”朱由检感叹道。

    确实,朱由检在最初南下施行改革的时候,也曾试图走君主立宪制,然而不管是随之而来的阻力,还是后来逐渐萌发地,对权力的渴望,使得这种制度根本难以施行下去。

    一帮老顽固,动不动就拿祖宗规矩说事,即便是朱由检,对此也无可奈何。

    “毒瘤,该清除的时候,就不应该怕痛,否则毒素蔓延,谁也救不了!”李鸿飞淡淡的说道。

    老一辈的顽固思想,就是大明中兴的毒瘤,自古改革,都必然存在牺牲,革新派与守旧派天生便是宿敌,必须要有一方势力彻底退出政治舞台,才算终结。

    妥协,只会产生出畸形产物,最终结果谁也无法预料。

    “说得再多也没用,想让朕答应,那你就先在朝堂之中站稳脚跟,若是连东林党人都收拾不了,那么你这些东西,也只能算是夸夸其谈罢了。”朱由检开出了条件。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条件,对改革阻力最大的,事实上就是那帮儒臣,李鸿飞如果真的连东林党人都收拾不了,君主立宪制则根本不可能实现。

    “不行,我现在还不能入阁。”李鸿飞忽然说道。

    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拒绝入阁,如今哪怕是得到了朱由检的“支持”,这内阁还是不能入。

    “怎么?还没开始就怕了?方才不还是豪情万丈地,想要清除“毒瘤”吗?如今朕给你机会,你却要退缩?”朱由检讥讽道。

    “并非我惧怕东林党,而是因为北伐,这场国运之战,容不得任何闪失!”李鸿飞说道。

    朱由检眼神忽然变得犀利起来,看了李鸿飞良久,最后才冷冷地说道:“你担心东林党人会因为你的入阁,而对北伐使绊子?”

    “圣上与东林党人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他们的行事作风,想必您比我更清楚。”李鸿飞没有过多解释。

    “哼!谁敢坏朕的复国大业........死!”

    朱由检眼神中的杀意越来越浓,似乎凝成了实质。

    李鸿飞被朱由检这股气势震慑,心脏不自觉地开始加速跳动,甚至有股窒息的感觉。

    这是他第一次从一个人身上,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杀气”。

    冷汗悄然流出,打湿了李鸿飞的背脊,一股尿意涌上心来,若非这几年经历过好几次千军万马的大阵仗,李鸿飞真有可能当场吓尿..........

    直到这一刻,李鸿飞才真正了解朱由检这个人。

    以往朱由检做什么,似乎都没有表露出太多的情绪,就算有情绪,也不过是逢场作戏一般,让人丝毫感觉不出异样。

    李鸿飞自然也没有发现对方的不同之处,所以李鸿飞在内心深处,并不是怎么瞧得起朱由检。

    现在看来,不仅是李鸿飞,所有人都被朱由检的外表迷惑了,当初在权力完全被架空的情况下,还能扳倒魏忠贤的人物,又岂是平庸之辈。

    “看来,要重新对朱由检进行评估了。”这是李鸿飞心里的想法。

    最终,李鸿飞带着一脸凝重离开皇宫,他看不透如今的朱由检,不清楚对方是否会答应君主立宪制,但至少他这个“建极殿大学士”暂时不用走马上任了。

    朱由检当场拟旨,命李鸿飞为钦差大臣,“代天巡狩”,检验江南各地这几年的改革成果,等到李鸿飞将这些省份,一一走下来,北伐之战也差不多该结束了,之后就算入阁与东林党人正式开战,也不会影响北方局势了。

    等李鸿飞离开,朱由检叫来了王承恩,并主动聊起了他与李鸿飞之前的对话。

    “承恩啊!你说朕这次的决定,究竟是对是错?”朱由检竟然咨询起了王承恩。

    这也难怪,朱由检生性多疑,整个皇宫之中,也就王承恩能与他交心了,自古皇帝信任贴身太监,不是没有道理的。

    “其实陛下心中早已有了决断。”王承恩回答道。

    “其实当初心里确实对李梦回产生了一丝动摇,不过还好,他经受住了考验。”朱由检若有所指道。

    然而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个考验不仅考验了李鸿飞,还考验了他自己。

    “驸马爷并非常人。”王承恩附和道。

    “世人都以为朕贪恋权柄,实际上相比于朱家王朝的延续,这短短几十年的辉煌荣耀,又算得了什么?”朱由检感叹道。

    “陛下乃千古明君!”王承恩道。

    “行了,少拍马屁,让东厂盯紧点,此番北伐事关重大,万不可出纰漏,如有任何人从中作梗,杀无赦!”朱由检淡淡的说道。

    朱由检这番话,只有王承恩能懂,可以说若是当初李鸿飞,想要趁着北伐搞什么小动作,如今怕是早已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东厂的力量,绝非表面上见到的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