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乐大师 > 第一百二十六章 给我拍帅一点

第一百二十六章 给我拍帅一点

笔趣阁 www.biqugen.com,最快更新民乐大师 !

    “好,好,好。”翁路铭连连道好,“是我老头子着急了,但是我的条件不变啊,记得给我拍的帅一点。”

    翁路铭的话,让几人笑了起来,江波更是连连点头。

    “我们这就开始?”

    翁路铭见着江波已经扛起了摄像机,不禁低声的问道。

    “可以开始,前辈对着摄像机介绍一下琵琶就好。”

    苏鸣的想法很简单,琵琶、阮、二胡这几种乐器,只拍摄它们的曲子。

    如果能够遇到制作高手的话,到时候再拍也不迟。

    “我们现在所说的琵琶,其实是在南北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一路传回到中原的。

    琵琶又名木字旁的枇杷。

    这样的命名,其实得益于它的演奏手法,‘推手为枇,引手为杷。’

    在古代,很多抱弹类的乐器都有琵琶之名,比如阮咸,四弦曲项琵琶,还有五弦直项琵琶。

    四弦曲项琵琶在汉魏时,由波斯传入我国,它的原名叫乌德,是西域游牧民族在马背上弹奏的传统乐器。

    随后这中乐器经过历朝历代工匠与演奏者的改进和创新,才形成了现在的琵琶。

    它的形制比五弦琵琶其实更大一点。

    那柄琵琶就是四弦的。”

    顺着翁路铭的手臂,苏鸣在墙上看到了挂着的琵琶。

    “这类琵琶拥有梨形的音箱,它的颈部顶端成直角弯曲,也因此得名‘曲项’。

    国内史料中如果单单说琵琶二字的话,那通常指的就是四弦的曲项琵琶。

    五弦直项琵琶简称五弦,它也是梨形音箱,但是颈部并没有弯曲,当年由印渡传入我国的西北方,在南北朝的时候才传入中原。

    但是这样的五弦琵琶已经失传,现在会弹五弦琵琶的人,是在四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如果真的要严格说来的话,不能算作五弦。”

    翁路铭的话,让苏鸣眼前一亮,他以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五弦琵琶了。

    但没想到竟然还有人会弹。

    “前辈,您知道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吗?”

    “你想拍他?”翁路铭见着苏鸣的表情,不禁笑道。

    “嗯!”

    “那我帮你联系他,他应该会高兴接受你的拍摄。”

    翁路铭似是想到了什么高兴的事情,笑着向着苏鸣说道。

    “我们接着说,在敦煌的壁画中,作为乐器的琵琶,出现了六百多次。

    可以说凡画有歌舞场面的地方,基本上全都有琵琶。

    或在乐舞中作为领奏的乐器,或是以飞天的形式飘荡在白云间,或作为道具边弹边舞。

    甚至出现了当年唐代最为著名的乐舞象征,反弹琵琶。

    我国音乐史上有名的燕乐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

    而琵琶在当时的所有乐器中独占鳌头,成为独领风骚的领奏乐器。

    在当时,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琵琶一时间成为了雅俗共赏的乐器。

    后来明代之后,琵琶渐渐由北向南转移,尤其现在的苏省和江省。

    再后来,十九世纪也就是清朝,华秋萍出版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奠定了清代至近,现代琵琶极其演奏艺术的基础。

    自此,琵琶各个流派开始兴盛发展。

    这也标志着我国的琵琶历史,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

    其实,在琵琶的历史上,还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翁路铭抬头看向苏鸣,发现几人都听得相当认真,便接着说道。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每市一个叫大光明的电影院开业。

    在开业典礼的时候,演出中一个不过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凭借一曲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技惊四座。

    风头甚至盖过了当时同台演出的上每工部局乐队,他们之前素有远东第一乐队之称。

    他的技艺也树立了我们民乐历史上的有一座丰碑。

    他就是卫仲乐。

    在当时,大同乐会出的节目其实有两个,一个就是卫先生的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另外一个就是国民大乐。

    这场音乐演奏,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乐同台演奏。

    当时卫先生把乐曲名字报上去之后,被工部局乐队指挥看到了,他不以为然。

    毕竟这个指挥也是成名已久,当时的卫先生和你差不多大,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太年轻了。

    诶。

    这个场景好像你和夏良平之间的比试。

    同样的年龄差,同样的地位差,同样民乐获胜的结局。”

    翁路铭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两件事情越想,其中重合的地方好像就越多。

    “当时那个外国指挥不服气,认为卫先生这样的毛头小子没有资格和他们同台演出,要节目审查。

    卫先生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区别对待?

    当时就表示,如果真的审查我的音乐,那我就不演了。

    后来还是卫先生的一位好友,从中调和出了个注意。

    双方开一个小型的茶话会,卫先生所在的大同乐会和工部局乐队都出几个小节目,娱乐娱乐。

    但是卫先生的琵琶独奏是必须要演的。

    当时的卫先生一曲《十面埋伏》弹下来之后,成为了茶话会中最耀眼的那一个。”

    “我只知道《十面埋伏》这首曲子,还真的不知道关于这首曲子曾经的历史故事。”

    苏鸣认真的看着翁路铭。

    “西方乐在发展,民乐其实也在发展,《十面埋伏》算是为数不多还未失传的曲子。

    但是很可惜的是,现在能够将那种杀伐气息展现出来的人,已经不多了。

    我虽然已经弹了几十年的琵琶,也只能算作半个。”

    翁路铭有些可惜的说道,早些年他可以弹出来,但现在已经不行了。

    “前辈不如给我们演示一下十面埋伏吧,我很想听一听前辈的十面埋伏。”

    “你啊。”翁路铭笑着看着苏鸣,“可先说好,如果弹得不好的话,不能笑话我这个老头子。”

    “怎么会?”

    “哈哈哈哈哈。”

    翁路铭朗声笑道,阔步走向自己的琵琶。

    江波默默地调整着自己的镜头,安然则是带着耳麦,手持着话筒蹲在镜头拍不到的地方进行录音。

    翁路铭与苏鸣对视了一眼,手上开始轻轻的抚动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