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官兵捉贼 > 第二十八章 别了,闺房

第二十八章 别了,闺房

作者:卖火柴的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iqugen.com,最快更新重生官兵捉贼 !

    人说“发发”吉祥!

    好像是的。

    时间进入到了一九八八年,仿佛印证了“八八”这个数字不错。

    改革开发政策也差不多已经走了十个年头了,农村的面貌变化是巨大的,至少西山村就是这样的。

    本来西山村本来就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之地,基本就没有轻重工业,就是如国营粮站、供销社等都没有,当时能到墨丰家西山村窑场干活,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如今,西山村的出村道路在政府财政支持下,那蜿蜒起伏不高的山脉已经不再是肠梗塞,在今年年初,已经有了一条崎岖的山路连接到901国道。

    这时,从西山村出发,去滨城就比去河畔县城的还要近。

    在农村,要致富就靠路的道理还真是道理。

    往日的农家百姓手中的小活钱,只能依靠鸡蛋、泥鳅或黄鳝一类的土特产售卖,才能见到活钱流水。

    现在不同了,西山村富余劳动力开始走出,见识外面的天空。

    有依据国家政策外出做生意的补贴家用的。

    有与村中的包工头外出挣钱搞副业的。

    也有的开始跑起了运输……

    渐渐地,这些都成了一个农村家庭的经济支柱。

    到了年底时,大家一盘算家底,纷纷发现手中有钱了。

    此时,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开始规划起来……

    别的地方不知道,但西山村的老百姓的日子,仿佛过完一个年后,一夜之间全都暴富起来。

    盖房子就是规划中第一件大事。

    盖房子少不了砖头,墨瑜家就是搞窑场,卖砖头的。

    在春节前后,七娘带着墨瑜忙着拜年给梁龙定亲,别人家也匆匆来到墨瑜家拜年,目的就是奔着砖头来的。

    如今,西山村农家盖墨瑜家的一样的青砖大瓦房,渐渐地少了。

    现在楼上楼下的小二楼,渐渐地成为当地农家的首选。

    农村的农民伯伯和婶婶们,看着自家的小二楼拔地而起,个个喜笑颜开。

    那些家里没盖小二楼的,虽说自家的青砖大瓦房依旧漂亮,可是心里却不平衡起来。

    别人家是小二楼,高度是自家房子两个高。这是不是挡着自家的门向或风水了呢?

    否则现在家里娶个亲咋这么难呢?

    那也盖个小二楼吧!

    他们你追我赶的情形直接促进了墨瑜家的赚钱速度,墨丰与梁龙都忙得脚不沾地,很晚才回到家里。

    这时,七娘会烧好晚饭,然后将菜放在米饭的上头,用大锅盖盖好,四周围上抹布,防止菜凉了。

    墨瑜也会洗好碗筷和酒杯,把一切准备好,就等墨丰和梁龙回家吃饭。

    这个时候,七娘会安排墨瑜学习写字。

    等到华灯初上时,一家人坐在桌上,边吃边聊,一家子其乐融融!

    时间有脚,它会走。

    墨瑜家的1988年的日历,一张张撕下来,还是墨瑜亲自撕下来的,眼见小半本日历的薄薄的小纸就消失不见了……

    此时,墨瑜也想开了,该来的还会来!

    毕竟这近三年来,墨瑜无时无刻不是在盯着梁龙。

    但是不管墨瑜偷偷观察分析,还是主动采用诱惑、讽刺和打击等等手段,都没有找到梁龙的马脚,哪怕一丝一毫都没有!

    随着时间进入了农历1988年,距离他上辈子推算过无数遍的时间,那真的不多了。

    根据当初推断的,他与梁龙在城里生活时间,应该就是在这个岁末或明年年初的时候,距离现在,顶多也只有一年的光景了。

    因为墨瑜不相信他有四周岁,还会淡忘这样生死离别的重大的事情,除非脑子有问题。

    墨瑜有时就在想,这难道他真的不是重生了他自己,或者重生到另外的平行空间,或者什么其他的,诸如做梦什么的?

    但这肯定不对!

    虽说他上辈子对他的父母的印象无限接近于零,可是重生这三年来,渐渐的记忆碎片中恢复了一丝丝儿时记忆,难道这也是假象?

    墨瑜心头的疑团越来越大,开始对梁龙的恨意却越来越少,在三朝之日一拳击碎的,在记忆的海洋深处的,晶莹剔透的,红蓝相间的冰块仿佛有了凝结的迹象。

    墨瑜开始放任不管了,正如过去经历的积累让他明白作案需要动机。

    任何一个恶意事件的发生,如不是九天之外的,那么至少有一个外在条件才能让该事件开始萌芽。

    如果梁龙要成为一条白眼狼,那么他也必须要有孵化条件……

    如今墨瑜见到家中和睦如同一家人的模样,他的心情已经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了。

    虽说当初因为梁龙住到他家来,七娘给了梁龙一个鸡大腿,本在修炼闭口禅的墨瑜禁不住开口打鸣了!

    但是到了今年,七娘大肆为梁龙张罗婚事,此时墨瑜都没有说出不同意见,只是一言不发。

    墨瑜好像变得越来越安静了。

    虽说墨瑜自小就与众不同,可是有段时间,墨瑜还是表现出活泼伶俐的。

    不过,正如小草一样,不见其长但见其增。

    墨丰夫妇是看着墨瑜一天天长大的,对于墨瑜的异常早就习以为常了!

    或许,这些在墨丰夫妇和梁龙眼里,墨瑜是早慧。

    也许,因为墨瑜长大了,学会藏心思了。

    墨瑜一家人也只能如是想。

    实际上,墨瑜一点都不安静。

    现在他家里一切都风平浪尽。

    那美好的日子好像也越来越美,但是墨瑜的精神却越来越紧张,禁不住又开始重操旧业,小手指不停在他的大腿外侧不停敲击……

    有时,墨瑜一个人静静处,恍惚:“拥有重生这么强大的金手指,不去为国为民谋福利,不去报与桃花一处开,而是专注私人恩怨,这简直就是老母猪吃大麦,糟蹋了!”

    可是,墨瑜不是枭雄,不管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都没志在天下的意愿。

    特别是这重生这三年来,他已经被这种天伦之乐之美好生活,深深迷住了。

    或许三朝之日真的错了,搞了一个大乌龙,但是谜底没有揭开,谜团仍在,他上辈子为什么就成为孤儿呢?

    现在墨瑜愈发觉得必须将这件事情搞个水落石出,否则……

    这重生有意义吗?

    见到一家人走路都如同带着风一样,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

    墨瑜只能振作精神,坚决地道:“不管是不是乌龙,还有差不多一年时间,无论如何都要让我自己再次成为一个孤儿!”

    墨瑜也一改往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情况,迈着坚定的步伐,望着天边的红彤彤的太阳,迎着晨风,甩着小手,开始走向户外……